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大神农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6

分卷阅读136

    “您晒了太阳该黑的时候会变黑,吃多了该胖的时候会变胖,该长痘痘的时候会冒痘痘……”

赵小禾:“行行行,知道了,麻烦您别再举例子了我听着痘痘俩字害pia。”

司稼官不知道她走神,与赵小禾说了两句话很容易找回了原先熟悉的感觉,没了一开始的拘束,好奇的问道:“不知道长这是何意?”

哪怕有大齐的官员在,萧宏基等人也格外的老实,低着头不敢露出一点端倪。

他们不敢暴露身份,也不想暴露身份。

不会有人相信他们的话是最重要的一点,见到大齐官员对待赵小禾的态度后,他们更加不敢相信大齐的官员。

哪怕现在大秦的使团到了,恐怕他们宁愿继续被赵小禾奴役着也不肯暴露身份求救。

一国王子沦落至此,颜面何存?以那样狼狈不堪的姿态向他人求救,还不如死了算了。

赵小禾笑眯眯道:“就是大人看到的这样啊,我这几个奴仆,论价出售劳力,这个能干一点,每收一分地的玉米给五根玉米做报酬,这个叫阿甲,干活又懒又慢……”赵小禾指着萧宏巢,“所以收一分地给两根玉米就够了。”

萧宏巢低着头,神色屈辱的咬着牙齿,两根玉米?!连他的下属都能有五根玉米,他堂堂王世子,竟然只值两根玉米?这个妖道,根本就是故意侮辱他!谁干活又懒又慢了?最慢的明明是萧宏基!

司稼官听了哭笑不得,这与白干有什么区别?道长也真是的,想帮忙就帮忙,还非要找这种奇奇怪怪的借口。

赵小禾一解释,干累了在地头的树荫下休息的百姓们就明白了。

大伙笑道:“哪儿能让道长帮我们干活呀,道长歇着吧,这点农活还累不到我们。”

阿丑阿甲等人闻言松了口气,他们真不想大热天的跑去收什么鬼的玉米,哪怕现在用的不是他们自己的脸,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被这妖道当成待价而沽的货物也叫他们感到颜面自尊受损。

赵小禾对众人笑了一笑:“我自然是歇着的,只是我这些奴仆今天要是没事做,晚饭恐怕就没得吃了。”

有人一时没懂她的意思:“道长,为什么会没饭吃啊?”

另一人道:“你笨不笨,道长买他们回来当然是要他们做事情的,不做事情哪儿来的饭吃?”

赵小禾:“对,就是这个道理,连护法们都得养猪喂鸡看家护院才有饭吃,身为奴仆就更加不能吃白饭,否则我怎么对得起每日辛辛苦苦做事的护法们?”

大灰呜咽一声,学小福睁着一双无辜的圆眼睛看着大伙,有气无力的走了两步路,在地上嗅来嗅去,一副没吃饱饭的可怜模样。

赵小禾:“……”

特么的,就你戏多。

村民果然同情:“看狗子护法都饿傻了,道长养这么多能吃的饭桶太不容易了。”

……啥?!

大灰这回真傻眼了。

为啥饿坏的是它这些人类都去同情主人?没毛病?!简直欺负狼!歧视狼!

赵小禾憋着笑,努力把话题拉回来:“大伙有想要租劳力的吗?最贵的帮收一分地玉米给五根就行了,大伙可以随便挑,最后给他们的报酬就是他们今天一天的口粮。不劳不得,多劳多得,大伙千万别客气,你们用他们还是帮我的忙呢。”

众人见她真不是开玩笑的,便有些心动。

收玉米这个活,谁干谁知道,村民们真的是痛并快乐着,一方面为高于往年的收获而喜悦,一方面又着实辛苦,多一个劳力就能帮他们多分担一些农活,把力气节省下来干别的。

再说了,一分地最多给一个人五根,一整天下来一个人若是能收一亩地的玉米,给五十根玉米那也值了。

有些人舍得,专挑能干的来,但有些人节俭惯了,不挑能干的,就挑阿丑和阿甲这种要的少的。

至于干活“又懒又慢”的评价,他们的主人可在旁边看着呢,谁敢偷懒?

阿丑他们生无可恋的在玉米地的汪洋中挣扎的时候,赵小禾拿着村民们送的嫩玉米,回家把神农鼎拿出来,将玉米切块煮了一大鼎,装在锅里叫大黑熊们又抬回了地里。

玉米这东西煮起来味道本就大,何况赵小禾用神农鼎煮过,那简直是香气四溢,连煮玉米的水都无比的香甜。

赵小禾在这边分玉米,阿丑又渴又热又痒又累又烦躁,每一个人都被一只狼或者熊、山猫盯着,想偷懒都偷不成,更可恶的是那妖道还特意叫人给这些野兽送了煮玉米,叫它们一边啃一边监工。

阿丑本想看看其他人的情况,瞅了一眼差点没被气个仰倒。

阿甲以及老韩这些曾经据说是铁骨铮铮的皇室护卫们,干的一个比一个起劲儿,一个比一个投入,就因为赵小禾说了一句谁先收完自己的那一分地就可以停下来休息喝水吃玉米。

一群给点好处就忘了自己是谁的蠢蛋!

阿丑恨恨的掰了个玉米。

第104章无限制祝福卡

玉米收了三日。

不用脱粒过秤也能看出来这次的比第一回收的玉米少了快一半。

哪怕少了一半,也有千斤往上。

旁人羡慕,他们自己又喜又悔,喜的当然是硕果累累的大丰收,悔的自然是为什么当初没沉住气,若是老老实实听道长的产量还能翻上一番。

后悔也没用,只能怪自己蠢,怪自己不坚定,并暗暗发誓从此以后定要坚定的跟紧道长的步伐,再也不人云亦云,轻易动摇。

玉米收获过后,也该准备播种小麦了。

小麦精细,一定要重新翻地,平土施肥,但玉米收获后留在地里的玉米杆怎么处理却是个大问题。

对此赵小禾早有应对办法,很早之前便将玉米真经提供的粉碎机、脱粒机的图纸拿给工匠去做,这时候总算有了结果。

粉碎机和脱粒机被运送到打谷场的当天,京城内外时时刻刻关注赵小禾动静的百姓闻风而动,纷纷跑去围观。

当阿丑阿甲他们看到机器的全貌和运转的模样,第一眼就震撼了。

他们来大齐的时间不算久,对大齐的印象都是道听途说,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穷,弱。

从大秦一路走到大齐,路途所见也的确如此。

可被赵小禾扣下做苦力之后,被迫做农活的这几天里看到的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首先是闻所未闻的“玉米”一物,一穗竟有幼童一抱之大,颗粒上千,嫩玉米味道甘甜并且容易饱腹。

偶然间听到村民的感叹,似乎在一个多月之前已经收获了一次玉米,那一次亩产竟然达到两三千斤……即使是被这妖道祈福过的,那也太吓人了些。

其次便是这名为“粉碎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