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庶门风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28

分卷阅读428

    了四个暗卫守在明园的四个出口处,颜彦出门就远远地跟着。

颜彦倒是不清楚这些,事实上,天气一热,她也索性懒怠出门了,除了去一趟孟家参加孟箐的婚礼再一个就是去晋阳府给陈宸添了一份妆,其他时间她大部分都窝在明园。

陈宸到底还是规规矩矩地上了花轿,至于她在徐家之后的婚后生活如何就不是颜彦能力范围之内了,她若是一个聪明的,就该清楚如何取舍。

可能是颜彦和陈夫人的谈话被暗卫听见了,也可能是颜彦和陈宸的谈话被暗卫听见了,总之,李琮知道了陈宸对周禄动过心,也知道晋阳府和并州周家关系走得比较近,联想起陈宸的父亲在并州和晋阳为官多年,李琮动了心思查查晋阳府和并州周家的关系。

当然了,这件事颜彦就不清楚了。

从晋阳府回来,她过起了足不出户的生活,每天除了关注下后花园的那些菜蔬,剩下的时间就是看书或者陪女儿玩耍。

陆衿已经有九个月大了,会一点简单的音符,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爸爸mama”,为此颜彦开始有意识地教她说话,给她念故事,给她画各种动物教她认识,偶尔也带她去后花园,教她辨认各种菜蔬和鱼虾。

夏收开始后,颜彦去过两次庄里,一次是麦收时,她想知道小麦的产量有没有提高,因为去年她就教过大家留种时尽量选取那些麦穗长且又长得饱满的,不要怕费事,先挑一遍种子再收割也是一样的。

因为颜彦利用这个方法把后花园的麦子产量提升了百分之十,她想知道庄里人有没有听她的。

不光是麦子,水稻也是如此,只是颜彦种植的红米稻还没到收割的时候,因而她想知道普通水稻的产量如何。

还好,她的庄子里这两样东西产量都提升了五个点左右,尽管里面可能有别的因素,可对颜彦来说,这就是个好消息。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青玉青云从女真那边买来的草籽春天时撒在了山坡上,如今基本长出了半尺高,有的甚至有一尺多高呢,唯一遗憾的是不密实,还需要趁着秋天的时候再自己收集些草籽明年再撒下去。

总之,这两座荒山的改造已经初见成效些了。

------------

第四百五十二章、坏消息

这天,又到太后的寿诞了,可今年因着北边的战事,太后早早就放出话来说她不过寿诞,大家也不必费劲心思地准备寿礼了,有这个钱,还不如捐点粮食来的实在。

可说归说,颜彦还是给太后准备了一件绣品和几样糕点,打算等她寿诞这天进宫去看看她,大范围聚会没有,宫里肯定是要小范围聚一下的。

谁知这天一早,颜彦正准备出门时,马氏突然打发人来找她,说是收到了前方的战报,渭州不但没有夺回来,西夏还把绥州和宥州拿下了,主帅颜芃不知踪影。

也就是说,颜芃这次出征非但没有功,还有过,而且是大过。

要知道当年绥州和宥州还是颜彦的父亲颜芮带兵夺回来的,为此还差点失去了一条腿。

因此,可想而知皇上的震怒了。

颜彦一听只得急急忙忙先赶去颜家,马氏正在炕上对着颜彤、颜彧垂泪,见到颜彦,马氏先哭着扑了过来,“彦儿,你叔叔,你叔叔他,他,我们该怎么办,怎么办啊?”

“消息是哪里传来的?”颜彦推着马氏坐回到了炕上,而她自己也坐在炕沿上。

“还能是哪里,是宫里,听说皇上也气坏了,还有太后都气晕过去了,这可如何是好?”马氏依旧哭哭啼啼的。

“二婶,你先别急,我这就去宫里见见皇上,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事到如今,你哭也是无济于事,还不如先镇定些,把这个家照顾好。”颜彦劝了一句。

不知踪影只能有四种情况,一是被俘了,二是受伤了不定在哪里躲着,三是战死了,四是临阵脱逃了。

最后一种情况颜彦觉得可能性不大,颜芃就算再没有担当,也不可能做出临阵脱逃的举动来,否则,他不但成了大周的罪人,也成了颜家的罪人,古人是很讲究这个气节的,因为他怕将来死后无颜见祖宗。

被俘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是被俘了,西夏人抓到对方的主帅肯定会差人送信来要赎金的,因而中间两种可能应该更大些。

想到这,颜彦也坐不住了,急急忙忙地要进宫,谁知她刚走到门口,颜彧追了出来,“大姐,我,我替我爹和我娘多谢你。”

颜彦看了她一眼,“二叔是二叔,你是你,我这么做为的是二叔,不是你。”

说完,她也没再去看颜彧,直接拉着青玉走了。

半个多时辰后,颜彦总算在南书房见到了李琮,李琮刚见过几个大臣,显然谈话很不愉快,颜彦进去时地上还有散落的奏折,李琮则是一脸疲倦地靠在椅背上,两眼闭着,刘公公在他后边帮着揉太阳xue,两个胆战心惊的小太监站在一旁打扇子。

颜彦进去后没先说话,而是向刘公公摆了摆手,继而把地上散落的奏折捡起来放好。

当然了,她没有看一眼。

正做着这些时,李琮突然睁开了眼睛,“进来怎么没点动静?”

颜彦忙跪了下去,“是臣妇请刘公公先别吱声的,皇上太累了,能养会神也是好的。”

“平身吧,你都听说了?”李琮猜到了颜彦所为何来。

“回皇上,刚从颜家出来,二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哭,我想着还是进宫来问问皇上吧。”颜彦低声说道。

李琮显然也没有兴趣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厌恶地指了指桌子上的那几本奏折,颜彦自然不敢去拿,李琮见此也没有说什么,而是又闭着眼睛念了一句,“同样是兄弟,差距怎么会这么大?”

“回皇上,我父亲是从小作为世子培养的,文才武略都有涉及,而我二叔是后来接手的,从小受的教育不一样。再则,我二叔这人为人比较谨慎,处理事情也颇为优柔寡断,这样的人本就不适合做统帅。”颜彦分析道。

事实上,在颜芃出征时她就不看好他,可没办法,这是他的责任。

还有,颜彦知道颜芃身边有几个原主父亲当年留下的清客,本以为攻城不行,守城还是可以的,哪知道短短半年时间居然连丢三座城池,只怕颜艾也是凶多吉少。